期刊导读

农业经济论文_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村经济发

2022-04-22
文章目录

1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1.1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

1.2 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

1.3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作用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

2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2.1 数据的来源及东中西各区域划分

2.2 指标的选取

2.3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构建

2.4 固定效应模型的构建

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3.1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农村经济影响因素

3.2 东中西各区域差异性分析

    3.2.1 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3.2.2 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3.2.3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作用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

3.3 基于门槛模型的支农边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3.1 财政支农规模边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3.2 金融支农规模边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3.3 农村支农效率边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1) 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作用。

2) 增强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协同作用。

文章摘要:为研究各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规模与效率对农村经济水平的影响,选取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效率指标体系;其次,加入规模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行研究;最后,通过门槛模型计算得出农村经济边界。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的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均呈现出显著的边界特征,但财政支农效率仅对东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支农规模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效率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呈显著的抑制作用;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作用下,效率层面仅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有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支农政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合作体系提供一定参考与支撑。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张萍 李辰 管钟毓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文分类号:F323;F812.8;F832

上一篇:农业经济论文_以价值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发展管理

下一篇: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_乡村振兴